欢迎光临,现在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弘惠建设
© 2010-2020, 弘惠建设 Inc'); return(false);">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体育街269号2号楼A座5楼
邮编:362000
电话/传真:0595-22512788
手机:13808527615
E-mail:1031288802@qq.com
网址:www.hhjsgs.com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福建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 发布时间:2014/2/9 | 浏览次数: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意味着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福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省份,应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更加”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兴省之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向全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努力建设美丽福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今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京看望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代表团时明确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走遍福建山山水水得出的重要结论,体现了他对福建生态资源优势的情有独钟。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重新审视福建生态优势,及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福建的生态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先进水平。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60.5%上升到目前的63.1%,连续35年保持全国第一;已建成自然保护区93个、风景名胜区51个、地质公园12个、森林公园105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受保护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重达到12%。

  二是城乡人居环境比较优美、舒适。福建是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2011年,全省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6.5%;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近岸海域Ⅰ、Ⅱ类水质面积所占比重达57.2%,居全国前列;拥有三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两个国际花园城市、8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

  三是生态效益型经济初具规模。全省已有30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100多个组织通过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单位GDP能耗降至0.783吨标准煤/万元,居全国第六位。

  四是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建成江海堤防总长达5800多公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达3037公里;综合气象服务、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以上;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群测群防网络初步建成。

    ◆福建生态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头

  生态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国目前有15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早在2002年,福建在时任省长习近平的推动下,成为全国第四个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的重要省份。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把增创生态发展新优势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04年出台《福建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作出《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1年出台《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在省九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目标要求。十年来,围绕生态省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为今后建设“美丽福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突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认真总结推广长汀经验,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突破口,在全省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治理工程,全省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同时,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任务,先后作出建设海西林业、实施“四绿工程”、开展“大造林”活动等部署,仅2011年以来就完成造林1000多万亩;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总体较好。

  二是突出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省委省政府一直注重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如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把环境容量作为项目引进的重要依据,把环境准入作为项目取舍的重要标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4%;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关停并转“五小工业”1.35万家。

  三是突出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3年起先后在九龙江、闽江等流域开展生态利益共享、治理共担的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制定出台《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福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领导干部环保“一岗双责”,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全社会强化生态文化理念和行为养成,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建设美丽福建重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美丽福建。建设美丽福建,是3700多万福建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要以建设美丽福建为目标,激发全省人民推进生态建设的热情,以更加科学的精神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

  要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福建,核心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福建是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绝不能再走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之路,而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重点,努力构筑生态屏障。要强化生态功能区划的实施和管理,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确保生态功能基本稳定。要持续推进林业发展,提高林地保护和管理能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要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具体实施办法,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要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和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抢救性保护。要按照福建“十二五”规划要求,切实做到两个保持: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要以坚持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为落脚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扎实推进生态镇村、生态县市区建设,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人居环境品牌。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要加强城市生态社区建设,做好城市景观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增加城市健康锻炼场所,发展步行栈道和森林公园,使生态环境成为百姓的最爱。

  要坚持以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为基础,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教育,组织开展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要加强“消费要对环境负责”的思想教育,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特别要重视抓好生态诚信教育活动,治理餐桌污染,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信息公开化,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要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生态环境权益,使公众成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引导和规范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坚持以制度化建设为支撑,为建设美丽福建提供制度保障。要研究建立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同主体功能区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要探索制定促进主体功能区划落实的相关配套政策,包括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常态化和激励性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现行生态补偿标准,设立限制发展区发展与保护专项资金和“飞地经济”激励资金,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探索开征环境税等,以更好地激发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努力增强企业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创新山海协作模式,深入实施“人往沿海走、钱往山区拨,沿海主要发展产业、山区主要保护生态,发展飞地经济、促进山海互动”的山海协作新模式,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建设美丽福建,永保闽山苍苍、闽水泱泱。

TAG:

 上一篇:建设工程消防质量实行终身负责
 下一篇:习近平谈住房问题 要求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关内容

国内建筑钢价节后继续大幅拉高 现象罕见
2012中国摩天城市潜力榜出炉 10年后...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全国30个地区开展绿色建筑评价
美国7月份建筑开支环比下降0.9%
第十一届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10月26日上...
建筑智能升降平台让施工更安全
浅论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建设科技—推广应用技术
全国将建100个绿色建筑新区
“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出炉
泉州塔将成为福建省地标建筑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 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 |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网 | 福建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中心 |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 福建招标与采购网 | 泉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 | 泉州晚报 | 泉州市政府采购网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福建省弘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系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体育街269号2号楼A座5楼 欧洲杯网站上买球入口-线上买球平台



Powered by 弘惠建设
© 2010-2020, 弘惠建设 Inc 闽ICP备12021415号